“解放”家长,让作业回归教育本源
2025-05-27 16:37: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5月24日,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优化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育人水平的通知》日前发布。《通知》明确,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打印学校布置的作业或违规收取相关费用。(5月24日 大河网) 近年来,“作业家长做、错题家长改、答题家长查”的现象屡见不鲜。小学生写作业,背后站着一位“监工家长”,甚至有些家庭为“协助作业”闹出矛盾,这早已不是笑谈,而是家长群体普遍焦虑的现实。上海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是一场迟到却必要的纠偏。 作业是学生的,责任也应是学校的。教育的主战场在校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布置作业,应在课上讲清、课下检查、及时讲评,这是教育规律的基本遵循。家长当然可以参与到孩子成长中来,但“协助”不能异化为“代劳”,“陪伴”不能变成“负担”。当作业“移交”到家长手中,教师职责被稀释、学生责任被转移、家校关系被绑架,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也就被悄然瓦解。 孩子写作业,家长“很累”,而孩子也“并不轻松”。本该是自己独立思考、消化知识的过程,却常常演变为“家长作战”,最终让作业变成“面子工程”和“压力来源”。当作业的意义变成比谁家“格式整齐、笔迹工整”,孩子的能力提升自然无从谈起。甚至有学生早早习得一种潜意识:完成作业是为了交差,不是为了理解。教育的初心在此一步步偏离。 要解放家长,首先要厘清职责边界。学校不是将任务“外包”,而应重新承担起作业设计、布置、指导、反馈的完整责任。作业不是单纯的“作”与“业”,更是教学目标的延伸、能力提升的载体。一份好作业,应有温度、有梯度、有价值,更要贴近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能力水平。这不仅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要求学校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作业真正“为学而设”“为教而辅”“为育而行”。 让作业回归本源,关键还要转变观念。家校协同的核心,在于分工明确、边界清晰。家长的角色,是支持孩子的情绪管理、习惯养成、时间规划,而非承担作业批改、监督完成的“第二课堂”。过度介入,不仅事倍功半,更可能损害亲子关系,反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摩擦点。 进一步说,作业改革不只是作业量的控制,更是教育理念的校正。一些地方学校热衷“量化成绩”,教师过度“内卷”,家长焦虑攀比,本质上是功利化导向主导教育生态的反映。此次政策明确提出“试做作业”“无作业日”“差异化布置”等机制,强调教学评一致、素养导向、因材施教,是一次从理念到机制的系统反思,意在重建教育的专业信任与育人逻辑。 当然,也要看到,要真正让作业“减负提质”,仅靠一纸禁令远远不够。教育部门需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作业布置、检查、反馈的规范化体系和督查机制,推动区域教研共同参与作业设计,遏制“校外转移”“变相布置”等隐性负担。作业回归教育本意,把责任归还给教师,把独立还给学生,把轻松还给家长,是当下作业管理改革中最该按下的“快进键”。(孙维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