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教育落地国内须克服“三道屏障”
2017-01-12 10:03: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业界认为这将掀起一股研学旅行教育的热潮。目前,各种主题的营地教育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有业内人士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营地教育首先应该看教育理念。(1月10日《信息时报》) 寒假来临,怎样合理安排孩子的“教育计划”,成为许多家长共同的心结。近些年来,起源于北美的营地教育在中国颇有燎原之势。以前,每到寒暑假家长就会带着孩子赶赴各种培训班。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以及家长对孩子技能提升和心智成长的日渐重视,营地教育类产品深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相比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营地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模式,有些国家已将营地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只是近一两年来才在国内逐渐流行,因环境和市场的差异,这种新的素质教育模式与国内市场并不是那么兼容。从教育意义上看,营地教育以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与实践为依据,以团队生活为形式,理论上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对孩子的成长可谓大有裨益。但这种教育模式要想在中国落地并走向成熟,必须要跨越“三道屏障”。 缺乏统一的营地教育规范标准,这种教育模式即便引进也不可能实质性生根。要知道,营地教育在美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营地多达1.2万个,项目课程设计、食宿标准、服务流程以及风险管控等等都有统一标准。在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营地教育甚至被纳入中小学生的学分课程体系。而国内的情况则是,营地教育机构许多都是从过去的培训班、野外拓展、旅行社转化而来,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机构甚至为了客源,对家长的任何要求都一并应承,完全丢失了营地教育的灵魂。 家长对孩子在营地的教育成效和一日三餐过分担忧,继而表现出对营地教育的“过度干预”。这虽与市场规范尚未标准化不无关系,但如果家长不试着放开手,不转换思想认知,营地教育就很难回归本源。有些家长在营前反复确认每日行程,营期担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营后对教育效果也是急于持否定态度。没有信任,随意干扰营地工作,对教育成效操之过急,这本身就意味着家长对营地教育并没有打心底里接受。在这种语境里,营地教育的引入就只是空有其“形”,而“魂”不附体。 有些家长盲目跟风,对营地教育停留在“略懂”阶段,选择的“营地”与孩子的特点不符。滑雪、帆船,军事主题等技能提升类项目也好,财商、创造性思维等偏向心智成长类项目也罢,重要的是家长要详细了解营地项目的资质、理念、活动安排,评估其给孩子带来的收获是否符合自己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这类成熟思考型家长占据的比例相当小。脱离孩子切身需求的营地项目,不但无益于孩子的成长,反倒可能产生“逆效应”。 营地教育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引进并趋于成熟意义重大。核心问题在于营地教育市场的规范,家长传统认知的转变,以及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营地项目。指望通过一两次营地教育就让孩子获得快速成长,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不必过分强调“意义”,为孩子的这种非正式教育设计一个长期规划,才能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营地经历中不断进阶,获得学习以外的能力和情感上的财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