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大校长探母痛哭”不宜过多炒作
www.fjnet.cn?2012-07-17 11:27? 凌国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昨天,一组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老家给母亲祝寿的照片在网上传播。图中,周其凤跪在90岁老母膝前,母子相拥痛哭。据了解,13日是周母的90岁大寿,周其凤回到家乡,为母亲祝寿。(京华时报,7月16日) 身为顶尖学府的校长,周其凤给母亲祝寿仍旧跪拜母亲膝前,母子相拥痛哭。周校长的行为引发热议,引发人们对于孝敬父母长者的深深思考。作为国内顶尖大学的掌舵者,周其凤校长的地位和级别自然极高,但他对父母长者的尊敬孝道,和平常人一般无二。面对九秩高龄的母亲,相拥痛哭,可谓真性情的流露。据媒体报道,周其凤自小家境贫寒,兄弟四人全凭母亲辛苦养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长大成人并参加工作后,多年难得回家一次,自然对于母亲深负愧疚。周校长的痛哭,或许也是对母亲愧疚之情的一种宣泄。 1精神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低位。在传统修齐治平的家国格局下,孝道不仅是个人修身的必备条件,也是齐家所不可缺少的。传统官吏在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应该暂且停止行政工作,回家守孝三年。传统社会中的家国合一格局下,对父母的孝道上升到国家层面就转为对君主的忠,这也是“忠孝”一词经常合用的原因。现代社会虽说摒弃了封建社会的“忠君”观念,但孝道并未减弱,包括孝道在内的家庭美德也是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众人物的北大校长,探母祝寿时的痛哭,可以转化为社会的正能量,对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一架标杆。 网友对于周校长的“探母痛哭”表示嘉许,认为校长的痛哭或许是内心感情激荡使然,是人之常情,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而且能够做到的,即使身为北大校长也不例外。虽然此举对于弘扬孝道有示范作用,但也是平常的事情。因此,对于“北大校长探母贺寿痛哭”与其过多炒作,不如关注一下如何孝敬父母长者以及更为复杂的老龄化问题。 在人们看来,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如何孝敬父母却有着不同的方式。有些人仅仅满足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于父母的精神慰藉却付之阙如,这是亟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孝敬父母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满足精神慰藉,有时候甚至精神慰藉的重要性超过物质需要。《论语》中多处论及孝道,弟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能养”的阶段,更要满足父母需要“敬”的深层心灵需要。孔子还说,孝敬父母最主要的是“色难”,这就要求对父母不仅要满足其物质需求,更需要日常生活中和颜悦色,使父母获得精神上的欢欣。前不久,张扬导演的电影《飞越老人院》引发社会热议,就在于这部电影着眼于更深层的精神慰藉问题,呼吁社会多关注老人的精神世界,而不只是仅仅把他们扔到养老院里了事。 目前,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抛开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不谈,如何应对日渐庞大的老龄人口已经成为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伴随老龄化而来的诸如养老、医疗保险和精神慰藉等问题,考验着未富先老的中国。而见诸报端的诸如遗弃父母事件、老年人故意犯罪求“入狱养老”等事件,更给日渐繁重的老龄化问题增加重负。为应对老年人精神空虚的问题,不久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或许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引发社会的持续关注。老龄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层面上系统化的设计,更社会各界的鼎力襄助。“北大校长探母痛哭”引发社会关注,将使得人们再一次将眼光投向老龄化问题。对于大多数的老龄人口来讲,他们不过是平凡的老人,将更多的眼光投向平凡的大多数,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社会层面上的老龄化问题,才是应有的担当。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7]尽孝道无关“北大校长”身份
- [ 07-16]对北大校长跪母祝寿不能仅从照片里挑刺
- [ 12-26]北大校长周其凤瞄错了靶子
- [ 12-26]北大校长可作“神曲”但不能说“呓语”
- [ 10-19]北大校长作化学“神曲”有何不可?
- [ 11-23]三问北大校长
- [ 11-17]北大校长推荐制走上一条“不归路”